张锡驹曰:汗乃津液,汗多则亡津液,何以又谓亡阳也?小便利者,大便必□,桂枝近于解肌,恐大汗故去之;白术能去肌湿,不妨乎内,故加之。
今反不能食,是为胃气未复,俟到十三日后,过经之日,若颇能食,亦当愈也。六淫天邪,故名大邪,六淫伤外,故曰:中表也;七情人邪,故名小邪,七情伤内,故曰:中里也。
方有执曰:清指风,浊指寒,曰洁、曰浑,以天地之偏气言也。魏荔彤曰:同半夏之苦,以开郁行气,痛甚则结甚,故减薤白之湿,用半夏之躁,更能使胶腻之物,随汤而荡涤也。
今掣痛不可屈伸,风胜湿也。肺痈属在有形之血,血结宜骤攻;肺痿属在无形之气,气伤宜徐理。
设使恶寒知尚在表,若呕必欲入里也。脉累累如循长竿者,名曰阴结也。
与是方以益肾间之气,气强则便溺行,而少腹拘急亦愈矣。不能起,心中饥,食即呕吐,文义不属,必是错简,不释心中寒者,其人苦病心如啖蒜状,剧者心痛彻背,背痛彻心,譬如蛊注,其脉浮者,其人苦病心如啖蒜状,谓辛辣刺心之状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