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祛邪扶正,则知偏盛属客邪之盛衰,非元阴元阳之自能偏盛也。阳明主肌肉,邪气遏郁,热毒愈旺,忽然发泄,轻则疹痒,重则斑点,或如桃花瓣,或如紫云色,大小块片不等。
又有云湿热流注于下,此说实为有理,卓见颇超,清热利水,大约从此。按痔疮一证,诸书分别牡痔、牝痔、气痔、血痔、酒痔、脉痔、内痔、外痔。
不尔,与治误相触动,更增困也。 平人不脱肛者,风木之气生升不已民。
邪伤阳明、少阳及三阴,即从阳明、少阳、三阴之方治之,邪立法,则正立复。凡喉痛饮滚之人,必非风热上攻,定见脉息、声音一切无神,阴象毕露,急宜回阳之药冷服以救之,其效甚速。
或操是非之柄,则同于我者是之,异于我者非之,而真是真非,不是真人不识。是以一脉所主非一病,一病所见非一脉。
此是阳越于外,寒隔于内,急宜回阳,阳气复藏,外自不热,内自不冷。其于坐失机宜,奚堪耽误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