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而胸满烦惊,治以龙、牡,为邪入心也。右九味,以水六升,清酒六升和,煮取五升,去滓,温分五服,一方水酒各四升。
伤寒四、五日,邪入太阴之时也。蜀漆气寒味苦,寒能胜热,苦能降逆,火邪错逆,在所必需也。
以吴程知曰:此言呕而头痛者,宜温中而降逆也。故利水之法,于太阳用五芩者,以太阳职司寒水,故加桂以温之,是暖肾以行水也;于阳明、少阴用猪苓者,以二经两关津液,特用阿胶、滑石以润之,是滋养无形以行有形也。
然热不及者病,太过者亦病。人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,阴阳和而后有雨,阳亢则热而雨少,阴盛则寒而雨多,人之汗亦若是也。
盖传经热邪,从外入于内者,仍当从内出于外也,故曰:汗出愈。急下者,任脉循面入目,督脉上系两目中央,诸脉皆属于目,而人之精神注焉,是以宜急下也。
不能食与上条食难用饱,同一不能腐熟水谷也。 惟在里之阴寒极盛,不得不急救其里,俟里证稍定,仍救其表,盖谓救里后再行救表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