头痛发热无汗,伤寒之证也,又兼见口苦、咽干、目眩少阳之证,故曰属少阳也。小便难者,数下夺津之候也,此皆由医之误下,以致表里杂揉,阴阳同病。
三阳合病者,太阳、阳明、少阳合而为病也。 今但四逆而无诸寒热证,是既无可温之寒,又无可下之热,惟宜疏畅其阳,故用四逆散主之。
痹以疼痛言,小便不利,大便反快者,湿即水,水不外渗,则横流不遵故道。少阴病下利,便脓血者,可刺。
发汗后表已解,腹满不痛者,乃腹满时减,减复如故之虚满也,当温之,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也。设不了了者,必大便之□未除,自宜利其大便使得屎而解也。
病人脉数,数为热,当消谷引食,而反吐者,此以发汗令阳气微,膈气虚,脉乃数也,数为客热,不能消谷,以胃中虚冷,故吐也。凡少阴下利清谷,咳呕不渴,属寒饮也。
此脉浮当亦无汗,而不言者,谓阴不得有汗,不必言也,不用麻黄汤而用桂枝汤。要当审其未经汗下,而身热自汗出者,始为阳明的证,宜主以白虎汤,大清胃热,急救津液,以存其江琥曰:或问白虎汤何以能解三阳之热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