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方治风寒郁于肺,夜嗽者用。所以临产之前,宜用补血之药;补血而血不能遽生,必更兼补气以生之,然不可纯补其气也,恐阳过于旺,则血仍不足,偏胜之害,必有升而无降,亦难产之渐也。
气逆也,气自脐下直冲,上出于口而作声之名也。气短似喘急投用,引加大枣效如神。
狐疝,其状如瓦,卧则入小腹,行立则出小腹,入囊中者,加青皮、香附、苍术、疝,阴囊肿缒,如升如斗,不痒不痛,得之地气卑湿,加白术、茯治诸疝,和肝肾,顺气消疝,治湿之剂。一方治大小人泄泻,及各色痢疾,风湿疼痛,俱可贴,亦贴咳嗽。
此方心肝脾肾四经同治药也。 肌肉生迟,加白蔹、肉桂。
血净宜清气升而浊气降。如发背,先以温水洗净,软帛拭干,用绯绢摊贴之。
一剂少止,二剂又少止,四剂全愈,十剂不再发。且产母脱血之后,而重发其汗,虚虚之祸,可胜言哉!昔仲景云∶“亡血家不可发汗。